水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体 英文版 水滴

水滴

2024-01-02 14: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这篇文章需要扩展。你可以帮助三体wiki来扩写它。 太空中的水滴

水滴(Waterdrop) ,学名为“强互作用力宇宙探测器”,是由三体人制造的强互作用力材料所制成的宇宙探测器。其表面材料的物质完全由强互作用力凝聚在一起,强度、飞行速度和智能化程度极高。

水滴外壳所用的强互作用力材料的超级强度,是普通由电磁力组成的物质强度的100倍。因此水滴可以轻易击穿战舰及城市,犹如子弹穿透奶酪。在末日战役中,仅仅一颗水滴就击毁了太阳系舰队2013艘恒星级战舰。

由于外水滴外壳对电磁波的全变频反射和对外的完全封闭,水滴本身并无任何外部探测装置,应该是内置的智子对水滴进行引导,使得水滴能够拥有“视力”,从而精准地对人类舰队发动袭击。

目录 1 结构 1.1 基本参数 1.2 构成 2 能力 3 摧毁方法 4 相关事件 5 参考资料 6 参见 结构 基本参数 水滴长3.5米,质量约为10吨,类似于一辆小卡车的大小;形状是很精致的水滴形,表面是光滑无瑕的镜面 构成 外壳由强相互作用力材料构成,粒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几乎没有振动,因此表面接近绝对零度。 水滴内部有一种装置,装置产生的力场能够抵消粒子间的电磁力,使强互作用力溢出。 水滴一部分是由金属构成。文中提到在水滴被“蓝色空间”号通过四维碎块摧毁后,水滴呈现古铜色,且明确指出水滴由金属构成。 能力 水滴极端光滑。在电子隧道显微镜下一千万倍放大后,它的表面仍然绝对光滑。[1] 水滴的外壳极为坚硬,其内部力场装置通过某些方法让外壳中强互作用力的范围从原子核内部溢出到原子之间,令它极为坚硬,是普通物质强度的100倍。由于强互作用力溢出,分子排列紧密,表面几乎绝对光滑,外壳温度也总是保持在极为接近绝对零度。 外壳强度远在人类的预料之外,即使遭到纳尔逊号的拦截和绿号每秒几十千米的电磁动能武器高频撞击,也仅能改变它的速度。[2]

水滴不像眼泪那样脆弱,相反,它的强度比太阳系中最坚固的物质还要高百倍,这个世界中的所有物质在它面前都像纸片般脆弱,它可以像子弹穿透奶酪那样穿透地球,表面不受丝毫损伤。

—— 三体II·黑暗森林

水滴的外壳有百分之百的变频反射能力,因此它对无线电探测隐形。且会将γ射线激光反射后变成可见光,末日战役时,人类战舰的防御系统一直没有做出反应;纳尔逊号的高能伽马射线也无法对它造成影响。[2]但它并无任何外部探测装置,故应是智子的引导使得其拥有视力。智子盲区内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定位人类飞船来确定自己位置。它同时有发射电磁波的能力。借助这一能力,水滴可以锁死太阳,即阻止人类以太阳为“中转站”作广播。

水滴向太阳不间断地发出了强烈电磁波,波的强度超过了太阳的放大阈值,频率则覆盖了能够被太阳放大的所有波段。 罗辑痴笑起来,直笑得喘不过气。他确实自作多情了,他早该想到这一切: 罗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太阳,从此以后,人类不可能通过太阳这个超级天线向宇宙中发射任何信息了。

—— 三体II·黑暗森林

水滴的推进方式是通过其尖尖的尾部发射推进光环。光环本身有上千万摄氏度的高温,会很快扩散,烧毁周围的一切,而它则通过不断发射推进光环前进。水滴以此击穿并摧毁人类战舰。[1]可能水滴只有在待机时内部喷口才会关闭。人类考察队曾直接捕捉并观测之,但那仅仅是捕获时的待机状态。[1] 对于更为详尽的对于水滴的推进方式的技术,书中并未明确解释,但根据已有对水滴的描述中,可以推测为等离子推进,驱动等离子推进的能源最有可能是反物质发动机,高效的等离子推进可以满足水滴的高机动性和高速度,高能的反物质也能保证水滴的续航。 水滴拥有在接近两倍第三宇宙速度下进行15度的锐角转向的能力,而且这不会对它的内部设备造成影响。[1]有可能内部材料以原子厚度或者同样是强互作用力材料构成。因此它攻击路线几乎不重复,完美地解决了邮差问题。[2] 摧毁方法 从高维空间进行攻击(水滴本质上依然属于三维物质) 将水滴二维化 利用强互作用力材料导弹攻击水滴(或用该材料制成防御屏障用于防御) 猜想:反物质武器(由于水滴虽极为强大,但也是由正物质构成,故应可以利用反物质遇正物质便会湮灭的特性,借助某种力场封装反物质,在接触到水滴时释放,从而湮灭破坏掉水滴的构成材料) 相关事件 末日战役 “万有引力”号对“蓝色空间”号的追捕 参考资料 ↑ 1.0 1.1 1.2 1.3 三体II·黑暗森林.下部 黑暗森林 第12节. ↑ 2.0 2.1 2.2 三体III·死神永生.下部 黑暗森林 第13节.

参见 强互作用力宇宙探测器 sat:STECCO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